|
2021年,中國的生存法則徹底變了。ㄉ疃龋2021年,中國的生存法則徹底變了。ㄉ疃龋 寧波巖彩搜文推薦 以下文章來源于水木然學社 作者 | 水木然 人生最珍貴的能力,是在外界的指點和啟示下,有一天忽然醒悟過來,發現自己之前的認知都是錯誤的,都是在自以為是,瞬間開始重新審視這個世界。 這時你將擁有一眼看穿事物本質的能力,能對世事和人心抽絲剝繭,一切表象在你面前都如夢幻泡影,你將看到更加真實的世界。 這個能力被道家稱為“得道”,被佛家稱為“開悟”。一旦擁有了這種能力,就格外淡定和從容,同時還有了一種創造力,可以從無到有,從0到1。 這就像玩游戲,有一天你忽然發現自己根本不是游戲里面的主角,而是玩游戲的那個人。 擁有這種能力之前,是“我在活著”,擁有這種能力之后,是“我看著我在活著”,這就是一種抽離感,可以隨時從高緯看自己,看自己的一言一行。 ———————————— 巴菲特說過:要想徹底了解這個世界,有一個好辦法,先把某一個領域的事情研究透,然后挖出其中的底層邏輯,只要你能做到這一步,就很容易搞定其它領域的事。 如果你依然還參不透其它領域,那是因為你自己的領域悟得還不夠透。因為所有領域的底層邏輯都是相通的,事物越往底層走越接近,而且越簡單。知識和技能分領域,而智慧和本質是不分領域的。 這就是最高境界的能力:即由一滴水而看到整個大海的能力,一棵樹而看到整個森林的能力。 一旦你擁有了這種能力,就可以一眼看穿各種事物的本質,可以在各個領域間自由穿梭。 ————————————— 我們要記住一句話:人要向內求,向外修。 所謂向內求,就是當我們有所求的時候,要明白在關鍵時刻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答案,別人只能給自己一個指點或者啟示,最終拯救自己的還是自己。求人不如求己就是這個道理。 所謂向外修,就是當我們想修行提升的時候,要借助他人才能修自己,而不是把自己關閉起來誰也不見,甚至跑到深山老林里躲著,紅塵俗世就是最好的修行。 而絕大部分人都搞反了,有困難的時候總是先想著去求別人,想修行提升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想跑到深山老林里,以為自己變高明了,其實就是傻叉一個。 —————————————— 每次重大節日,對窮人來說都是一次大消耗,因為需要各種買買買,然后各種送禮和收禮。 而對富人來說,每次過節都又是一次收割窮人的機會,因為他們可以制造各種概念,讓窮人忙得不亦樂乎,還能樂在其中…… 如果我們去觀察那些過于逐追“儀式感”的人,或者是對各大節日執念太重的人,基本上都是外求主義者,他們往往沒辦法給自己安全感、存在感、幸福感,所以嚴重依賴外界和別人,需要通過各種儀式來給自己制造這些感覺。 比如說那些一定要通過婚結紀念日,用老公的表現來驗證老公是不是愛自己的人……比如那些喜歡通過炫耀節日禮物,來證明自己有多的好人。 有句古話叫“求人不如求己”,這句話非常有道理,只有當一個人發現自己才是自己的貴人,只有自己才能幫自己的時候,他就清醒了,活明白了。 世界就是那么有意思:當一個人實現了自我圓滿,完全可以獨立發展的時候,所有的人都來幫他,相反,當一個人總是在外求,遇事就祈求別人和外界幫自己,所有的人都會避開他、遠離他。 因為人們都喜歡錦上添花,都不喜歡去雪中送炭。 —————————————————— 擁有獨立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很容易獲得加速成長的機會。 自助者,天助之。當一個人發現,一切都需要自己來給予自己的時候,他就開悟了。 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只要當你產生了依賴,你就需要警惕了。因為依賴就意味著不公平的關系,只要不是價值交換的關系都是不公平的關系,大家要記住一句話,這個世界上只要有不公的地方,就會在另外一個地方,或者以另外一種形式補償回來。越多依賴,就會越多加速變味。 那些剛開始口口聲聲說愛你的戀人,到了一定階段往往會要求你做這做那,或者不能去做什么,這就是一種變相的補償。 人間無數的悲劇,都是由此引發的。 ———————————— 最近這幾年生意沒那么好做了,很多人馬不停蹄地去學習,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去尋找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案。但是一個殘酷的事實是:凡是企圖希望能從別人或外界獲得成功方法的,都加速倒下了。 這些人總是在企圖從外界獲得直接可以用的方法,最好能找得到一把萬能鑰匙,讓自己不用思考/躺著不動就能把所有問題給解決了,哪怕多花錢也想去尋來這把鑰匙。這不叫學習,這叫偷懶。 學習不是你交點錢給別人,然后讓別人給一個秘方或訣竅,你可以花錢買別人的經驗,卻無法花錢幫你少走彎路。真正的方法不是花錢買到的,相反是不需要花錢,靠自己悟的。 答案不在別人那里,只在你的內心,別人最多給你一個啟示,卻無法給你答案。如果一個老師說可以給你答案,那基本上是在收割你。 現在社會浮躁不堪,讓很多人失去了沉淀和反思的能力。他們只想盡快找到“捷徑”和“訣竅”,如果你告訴他成功上沒有捷徑,他們馬上就火了,明明別人可以靠捷徑成功的,你竟然毀滅我的希望,然后罵你沒水平。 其實90%的人都是病急亂投醫的,他們目的不是學習,而是想花錢買捷徑。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雖然花了很多錢上了那么多課,卻依然改變不了絲毫的原因,他們到處上課和學習的樣子,只是看上去很努力而已。 ———————————————— 2021年,中國有兩大行業最賺錢: 第一個是讓人變的越來越漂亮的行業,比如整形、美容、養顏、塑形。 第二個是讓人變的越來越愚蠢的行業,比如短視頻、直播、游戲、娛樂。 人們的顏值將越來越高,同時精神將越來越空虛,這就是“寵物化”,被“圈養”起來,這才是人們進化的大勢所趨,也是社會和科技發展的必然。 未來圍繞這兩大趨勢,將產生一大批賺錢的公司,大家一定不能錯過。 —————————————— 一個人的實力結構如何設計,才能幸福感最高?認知最高,能力其次,財富再次之,欲望最小,這是幸福感最高的結構組合。 而絕大部分人的實力結構都搞反了:欲望最高,財富次之,能力再次之,認知最低。所以才痛苦無比,每天焦躁不堪。 —————————————— 人生分為三個階段: 小時候,覺得自己長大一定能成為大英雄,可以改變世界。 長大了,發現自己改變不了世界,整天只想著去改變別人。 而現在,終于明白一個道理:人生能改變的,只是自己。 ———————————— 這個世間最大的一個能力就是:通過別人看清自己。 人都自以為是的,沒有一個人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沒有一個人不相信自己的感覺和判斷,但是我們眼睛所見的往往只是某一刻或某個時段的現象,人就將這樣的現象當成是事實,這就是人與人之間才會不斷起爭執、生是非、造諸罪業的根本,也是遭受各種痛苦的根本。 《金剛經》里說:凡所有相,皆為虛妄。若見諸相非象,則見如來。意思是我們所有直接看到的,都是假象,如果能穿透這些表象直接看到其本質,就見如來了。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總是對別人的事洞察入微,對自己的行為卻視而不見,可以做到明察秋毫,卻唯獨難以看清自己,所以須“以銅為鏡,以正衣冠,以人為鏡,以照見自己的的內心,這面鏡子就是“反觀自照的能力”。 古詩云: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云,歸來偶過梅花下,春在枝頭已十分。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人生需要的就是這樣一個回首,一個頓悟。 —————————————— 只要一個人還在處處強調“利他”,說明他還沒有真正的做到“利他”,心里想的還是自己,因為他還在區分“我”和“他”,這就是分別心。 那些真正做到利他的人,就不會一直在叫囂利他,他只會默默地去做利于別人的事,而且他認為這樣做是正常且合理的,還能讓自己滿足開心。 所以,最高境界的利他,其實是利己,當一個人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利他的時候,他不僅將獲得長遠的物質回報,也就是“延遲滿足”,還能獲得精神回報,這才是真正的利己主義,而且是性價比最高的利己。 —————————————— 人生最大的悲哀,由于教育的先入為主,使我們過早的形成了小邏輯閉環,并且被緊緊的禁錮其中,無法看到更大的世界。 人生最大的幸運,是遇到了那么一個人或事,讓我們清醒的看到了自己認知閉環的局限,突破思維監獄,并構建更大的認知閉環。 人生破局的關鍵就在于不斷的構建更大的認知閉環,從而提升格局,領略更多風景。 —————————————— 人們最想表達的,永遠不是內容本身,而是渴望被理解的心情; 人們最想得到的,永遠不是真正的價值,而是情感安慰; 人們最想看到的,永遠不是真理或真相,而是各種希望; 人們最容易被說服的,永遠不是道理,而是利益。 以上這四句話就是商業的秘密所在,也是社會的本質。 ———————————— 中國有那么一批人,他們的運氣非常好,趕上了資產升值的最好時期,也趕上了閉著眼睛都都發財的好時代,他們的財富積累到了一定水平,但是他們的認知/素質水平和財富地位并不相稱。 這群人現在趕上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戲劇性的變化就發生了:由于認知水平的不足,他們的每一步決策都是錯誤的,乃至是致命的,比如教育出糟糕的下一代,掉進各種投資的陷阱里等等,當潮水退去,裸泳的人就暴露了。 所謂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就是社會發展呈現斷層式躍遷,社會的斷層導致人們認知的斷層,認知的斷層導致財富的斷層,財富斷層的表現,就是各種騙局越來越多,不靠譜的項目越來越多,人們的財富被不斷洗牌和重組。我們唯一應對的辦法,就是讓自己的認知呈現躍遷式的升級,才能在風云變幻的時代立足。 ————————————— 中國的有錢人,因為錢來的來源并不太正規,而且不明不白,因此也不愿意在法律/保險/醫療/咨詢等正規服務方面花錢,他們寧可把錢花在建立關系和購買江湖地位上。 當出現問題時,他們往往第一時間靠動用江湖手段解決,他們迷戀強者思維,相信利益至上,四處搞幫派,明爭暗斗。但這種江湖是個無底洞,無底線,無原則。結果他們弄到的那點錢,都以百倍的代價被拿回去。 這就是中國人的處世哲學,每個人都在這個江湖黑洞中輪回,幾千年來從未改變。 ———————————— 未來的世界,將被分割成一個個的小單元格,相同的人被放在同樣的單元格,單元格的墻壁十分堅實,每個人都活在信息繭房(認知監獄)里。 這些人之間互相肯定和認可,擁有共同的一片天,然后利用短視頻/直播/游戲/網購等等,讓他們玩的不亦樂乎,最后再把他們折疊起來。 它們需要的不是成長/被喚醒,或者價值。而是情緒安慰,是麻醉和幻象,是短平快的各種刺激。而在算法的配合下,未來的內容生產和推送機制將更加高明,可以精準地給每個單元格投放他們最想要的東西,這些人未來都將被是喂養和投遞的。 世界也將變得錯落有致,井井有條,開啟智能化管理。而且隨著科技的發達,這些人不需要再參加任何勞動,社會也有足夠的資源喂養它們。 世界的進步,其實就是聰明人對愚蠢人管理方式的進步。 —————————————— 人生在世,有兩種痛苦: 第一種叫生活的苦,是世俗瑣事,是奔波操勞,是熱嘲冷諷,是被收割。 第二種叫成長的苦,是主動改變,是寒窗苦讀,是埋頭奮斗,是孤獨。 生活的苦和成長的苦,你總得選擇一樣。 如果你能接納成長的苦,就可以避免生活的苦。 否則,你就在生活的痛苦里不斷輪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