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深圳浦東并列寫入十四五規劃,浙江為何被賦予這重大使命與深圳浦東并列寫入十四五規劃,浙江為何被賦予這重大使命 寧波巖彩推聞:摘至 第一財經 備受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下稱《綱要》)于近日公布。 在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方面,《綱要》明確,鼓勵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其中,“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浦東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8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了要研究制定促進共同富裕行動綱要,提出要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 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為何是浙江?第一財經記者通過對浙江居民收入水平和區域均衡度等多維度,對浙江的高質量發展進行了分析。 居民收入全國第三 浙江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浙江地區生產總值(GDP)先后于2017年、2019年躍上5萬億元、6萬億元臺階,2020年達6.46萬億元(9367億美元),超過2019年居世界第17位的荷蘭(9091億美元),占全國的份額為6.4%,列廣東、江蘇、山東之后,穩居全國第4位。要知道,浙江的常住人口規模僅位居全國第10。 財政收入方面,浙江的含金量也相當高。財政總收入由2015年的8549億元增至2020年的12421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4810億元增至7248億元,規模居全國第3位,“十三五”時期提升2位。 產業結構上,浙江數字經濟發展十分突出。2019年,數字經濟增加值由2015年的1.48萬億元增至2.7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由34.6%提升至43.3%,“三新”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1.2%提升至25.7%。工業增加值增至22654億元,居全國第3位,工業增加值占全國的比重穩定在7.2%左右。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工業結構邁向中高端。 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1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浙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5萬元,城鎮居民、農村居民收入水平連續第20年和第36年居直轄市以外的各省區首位,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96,自1993年以來首次降至2以內。其中,浙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國平均水平(17131元)多14799元,居全國31個。▍^、市)第2位,僅次于上海。 也就是說,浙江的全體居民收入,在31個省份中僅次于北京和上海。不過,北京和上海作為直轄市,總面積較小,是城市經濟體,城鎮化率都超過了85%。而且上海、北京作為兩大強一線城市,是全國性的中心城市,現代服務業十分發達。近年來,我國收入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而京滬是這些高收入行業最集中的地區,因此居民平均收入高,儲蓄余額也就比較多。 相比之下,浙江作為省域經濟體,浙江2019年常住人口高達5850萬人,超過上海、北京之和。另外,浙江有11個地市,還有大量的農村地帶,2019年城鎮化率剛達到70%,與京滬津這三大直轄市都有較大的距離。在此情況下,浙江全體居民人均收入僅次于上海和北京,甚至超過了城鎮化率遠高于自己的直轄市天津,也遠超廣東和江蘇這些經濟大省,整體富裕程度可見一斑。 不僅如此,浙江的城鄉收入比為1.96,是全國城鄉差距最小的地區之一。浙江的農村居民收入更是超過了北京,僅次于上海,可謂相當難得。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對第一財經分析,浙江的民營經濟是全國最發達的,收入水平也非常高。這也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 浙江省統計局的分析指出,浙江是中國改革開放先行地,率先推進市場取向改革。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引領,我省在充分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基礎上,以民營經濟的發展帶動經濟的騰飛,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揮作用,形成鮮明特色的“浙江經濟”。 浙江省統計局指出,目前,民營經濟仍是浙江經濟最靚麗的金名片。民營經濟份額不斷擴大。2020年,民營經濟創造增加值42800億元(初步預計數),占GDP比重66.3%,比2015年提高1.3個百分點。其中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尤為迅速,2015-2019年個私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長10.3%,比GDP現價增速高0.8個百分點,占GDP比重從59.5%提高到62.1%。 地區發展均衡 另外一方面,浙江在改革開放前,經濟基礎十分薄弱。計劃經濟時代,浙江也處于海防前線,重工業和大項目在浙江的布局也很少。因此,1978年,浙江的GDP僅為江蘇的一半。同時,相比江蘇、山東等省份,浙江的自然地理條件要差很多,呈現“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整個沿海地區中,和浙江相似的還有福建(“八山一水一田”),都是山地多、平地很少的地區,也都是計劃經濟時代沉淀最少的地區。 從區域均衡度來看,浙江和福建都是區域均衡度名列前茅的省份。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對2019年東部沿海地區各地市人均GDP的比較,浙江和福建這兩個東南沿海省份山地多、平原少,區域發展相對比較均衡。福建則是全國直轄市以外的省份中,唯一一個所有地市人均GDP都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省份。在浙江11個地市中,山區市麗水的人均GDP為66936元,是浙江唯一一個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城市。相比之下,廣東的珠三角和粵東西北地區存在不小差距。江蘇的蘇北與蘇南差距也較為明顯。 表:東南四省各地市2019年人均GDP(單位:元) 浙江的區域發展不僅均衡,而且整體的收入水平相當高。需要說明的是,人均GDP與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度正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 從浙江各地市的數據來看,2020年,浙江所有地市均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目前,杭州和寧波這兩大副省級城市人均收入水平位居全國前十。即使是最低的麗水,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表:浙江11地市居民人均收入(單位:元) 不僅如此,在縣域方面,浙江的居民收入水平也很高。1月27日,國家統計局義烏調查隊發布數據:2020年義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1210元,首次突破7萬元大關并繼續領跑全省。義烏的全體居民收入數據,已經超過了北京、深圳、廣州三個一線城市,僅次于上海。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浙江整體區域發展比較均衡,縣域經濟非常強,很多縣市如義烏、樂清、慈溪、諸暨等縣域的產業鏈非常完整。此外,浙江的營商環境在全國位居前列,助推縣域、市域經濟發展。 胡祖才在前述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按照中央的部署,這次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了要研究制定促進共同富裕行動綱要,這是一個頂層的設計,主要是要明確共同富裕的方向、目標、重點任務、路徑方法和政策措施。這項工作由發展改革委牽頭,正會同有關部門抓緊研究制定。 “這次綱要中提出要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梢钥闯,一手要抓頂層設計,一手要推進示范建設。浙江各方面的條件是比較好的,在各項指標上,城鄉差距指標、區域發展指標以及富裕程度的指標,都走在全國前列,所以這次綱要明確提出來要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主要是要探索推進共同富裕的體制機制和制度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扎扎實實做好這項工作!焙娌耪f。 |